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5-min.png)
70年代出生的人大都有过用粮票买粮买饭的经历,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,若是城镇户口,没有粮票和粮本,吃饭真成了困难的事。现在,社会物资丰富,人们只要有钱,可以随意地购买各种食品和日用品,再也不需要使用粮票,很多年轻人连粮票是什么样子都没有见过。
我国的粮票是在1955年至1993年计划经济体制下,伴随粮食定量供应,在流通领域实施的粮食及粮食制品买卖的资格许可证,分为全国粮票、军用粮票、地方粮票和划拨粮票四种。图为1斤、3斤和5斤的全国粮票。全国粮票可以在国内任何省份使用,而地方粮票只能在当地使用,其他地方无效。
凭票供应不是中国最早采用的,苏联在十月革命后,当时国内不稳定,内战不断,商品缺乏,就采取商品有计划的分配,发放各种商品票证,苏联最早的票证是1916年的鞋票。图为吉林省各种面额的地方粮票。
而我国最早的票证则是粮票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物资极度匮乏,粮食无法做到敞开供应,国家开始酝酿粮食的计划供应,以满足全国人民的温饱。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,包括粮食计划收购政策,粮食计划供应政策,1955年各种粮食票证开始全面进入社会。图为江苏省的地方粮票。
我国的粮票种类数量有“世界之最”之称。据有关统计,当时全国所有省市县,还有一些乡镇、企业、机关、学校都分别发放和使用了各种粮票,进行计划供应。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粮票。
图为不太常见的军用粮票。军用粮票与百姓使用的粮票最大的区别就是面额比较大。
那时粮食关系与城镇户口是紧密挂钩的,如果要从某地调动到另一个地方,必须办理粮食迁入手续,领取粮油供应证,否则在当地是没办法吃到粮食的。图为某地新生婴儿粮食关系迁入通知单。
图为某地机关团体粮油供应证和退休退职粮油供应证。
有关资料显示,1960年,国家进入了节粮度荒时期,城市居民的粮食定量进行压缩,副食品供应严重不足。以前曾经凭票供应的商品,也无货供应,到1961年市场凭票供应的商品达到了156种。在那个时期,吃饭要粮票,吸烟要烟票,喝酒得有酒票,就连一分钱买一盒火柴,也得用火柴票。图为西安市的油票。
1993年,国家实现粮油敞开供应,粮票再无用武之地,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,长达近40年的“票证经济”彻底落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