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5-min.png)
这两年,随着玉米价格的下滑,很多农民失去种植玉米的信心。然而不种玉米又能种啥,调整种植结构并非一朝一夕。而在河北省河间市却有这么一位老汉,不种庄稼,而是种植小孩子都爱吃的一种零食。至于收益,老汉称:0.3亩地,收入1700元。【文/图|乡土河北】
9月24日是河间市景和镇大集,老汉正在这个集市中卖甜秆。这是一种小孩子爱吃的零食。而且,很多从农村出来的人,对甜秆都有着深深的记忆。
老人名叫王永海,是附近的大故仙村人,今年59岁。说起不种玉米种甜秆的原因,老人说:“种玉米又不挣钱,我种了3分地甜秆,去年收入1700元,如果是种玉米,一亩地玉米都收入不了1700元。”
甜秆是一种传统的零食,原先农民多有种植。别看这种长得像高粱的秸秆,甜度一点不比甘蔗次,因此在农村的很多地方,也称甜秆为“甘蔗”。然而近些年来,随着小孩子零食的多样化,甜秆这种零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,己不被现代的年轻人熟悉。
然而甜秆却承载着很多人的乡土记忆,吃过甜秆的人见到后,都想再吃一次。正是看到乡土食材带来的商机,去年老王种下0.3亩甜秆,很快销售出去。老人介绍,原先认为买甜秆的人多为小孩子,实际很多大人都买着吃,主要是这些年,甜秆这种东西少了,大家吃的是回忆。老王还透露,种甜秆比种玉米还省事,今年又种了3分地,收入应该超去年。